博客
关于我
Java几种常见排序算法与代码实现
阅读量:173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2-28

本文共 698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3 分钟。

前言:

排序算法也算是每年校招、春招、社招都会问到的问题,虽然每次复习了就忘,但是也可以隔一段时间又拿出来看看。

其中,排序方式指,内部还是外部排序。只需要内部内存就可以的称为内部排序,数据量太大需要外部存储的称为外部排序。

这里只是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,更多的排序算法后期复习到再说。


冒泡排序

  • 冒泡排序,是通过每一次遍历获取最大/最小值
  • 将最大值/最小值放在尾部/头部
  • 然后除开最大值/最小值,剩下的数据在进行遍历获取最大/最小值

代码实现: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       int arr[] = {8, 5, 3, 2, 4};        //冒泡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arr.length; i++) {            //外层循环,遍历次数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0; j < arr.length - i - 1; j++) {                //内层循环,升序(如果前一个值比后一个值大,则交换)                //内层循环一次,获取一个最大值                if (arr[j] > arr[j + 1]) {                    int temp = arr[j + 1];                    arr[j + 1] = arr[j];                    arr[j] = temp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        }    }

排序过程:

5,3,2,4,83,2,4,5,82,3,4,5,82,3,4,5,82,3,4,5,8

选择排序

  • 将第一个值看成最小值
  • 然后和后续的比较找出最小值和下标
  • 交换本次遍历的起始值和最小值
  • 说明:每次遍历的时候,将前面找出的最小值,看成一个有序的列表,后面的看成无序的列表,然后每次遍历无序列表找出最小值。

代码实现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       int arr[] = {6, 5, 3, 2, 4};        //选择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arr.length; i++) {            //默认第一个是最小的。            int min = arr[i];            //记录最小的下标            int index = i;            //通过与后面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,最小值和下标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i + 1; j < arr.length; j++) {                if (min > arr[j]) {                    min = arr[j];                    index = j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//然后将最小值与本次循环的,开始值交换            int temp = arr[i];            arr[i] = min;            arr[index] = temp;            //说明:将i前面的数据看成一个排好的队列,i后面的看成一个无序队列。每次只需要找无需的最小值,做替换        }    }

排序过程:

2,5,3,6,42,3,5,6,42,3,4,6,52,3,4,5,62,3,4,5,6

插入排序

  • 默认从第二个数据开始比较。
  • 如果第二个数据比第一个小,则交换。然后在用第三个数据比较,如果比前面小,则插入(狡猾)。否则,退出循环
  • 说明:默认将第一数据看成有序列表,后面无序的列表循环每一个数据,如果比前面的数据小则插入(交换)。否则退出。

代码实现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       int arr[] = {7, 5, 3, 2, 4};        //插入排序        for (int i = 1; i < arr.length; i++) {            //外层循环,从第二个开始比较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i; j > 0; j--) {                //内存循环,与前面排好序的数据比较,如果后面的数据小于前面的则交换                if (arr[j] < arr[j - 1]) {                    int temp = arr[j - 1];                    arr[j - 1] = arr[j];                    arr[j] = temp;                } else {                    //如果不小于,说明插入完毕,退出内层循环                    break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        }    }

排序过程:

5,7,3,2,43,5,7,2,42,3,5,7,42,3,4,5,7

希尔排序(插入排序变种版)

  • 基本上和插入排序一样的道理
  •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,每次循环的步长,通过减半的方式来实现
  • 说明:基本原理和插入排序类似,不一样的地方在于。通过间隔多个数据来进行插入排序。

代码实现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       int arr[] = {7, 5, 3, 2, 4};        //希尔排序(插入排序变种版)        for (int i = arr.length / 2; i > 0; i /= 2) {            //i层循环控制步长            for (int j = i; j < arr.length; j++) {                //j控制无序端的起始位置                for (int k = j; k > 0  && k - i >= 0; k -= i) {                    if (arr[k] < arr[k - i]) {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nt temp = arr[k - i]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[k - i] = arr[k]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[k] = temp;                    } else {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reak;    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//j,k为插入排序,不过步长为i        }    }

排序过程(步长4/2/1)

4,1,3,2,6,5,8,9,7

3,1,4,2,6,5,7,9,8
1,2,3,4,5,6,7,8,9

快速排序

  • 确认列表第一个数据为中间值,第一个值看成空缺(低指针空缺)。
  • 然后在剩下的队列中,看成有左右两个指针(高低)。
  • 开始高指针向左移动,如果遇到小于中间值的数据,则将这个数据赋值到低指针空缺,并且将高指针的数据看成空缺值(高指针空缺)。然后先向右移动一下低指针,并且切换低指针移动。
  • 当低指针移动到大于中间值的时候,赋值到高指针空缺的地方。然后先高指针向左移动,并且切换高指针移动。重复c、d操作
  • 直到高指针和低指针相等时退出,并且将中间值赋值给对应指针位置。
  • 然后将中间值的左右两边看成行的列表,进行快速排序操作。

代码实现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       int arr[] = {7, 5, 3, 2, 4, 1, 8, 9, 6};        //快速排序        int low = 0;        int high = arr.length - 1;        quickSort(arr, low, high);      }  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(int[] arr, int low, int high) {        //如果指针在同一位置(只有一个数据时),退出        if (high - low < 1) {            return;        }        //标记,从高指针开始,还是低指针(默认高指针)        boolean flag = true;        //记录指针的其实位置        int start = low;        int end = high;        //默认中间值为低指针的第一个值        int midValue = arr[low];        while (true) {            //高指针移动            if (flag) {                //如果列表右方的数据大于中间值,则向左移动                if (arr[high] > midValue) {                    high--;                } else if (arr[high] < midValue) {                    //如果小于,则覆盖最开始的低指针值,并且移动低指针,标志位改成从低指针开始移动                    arr[low] = arr[high];                    low++;                    flag = false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 else {                //如果低指针数据小于中间值,则低指针向右移动                if (arr[low] < midValue) {                    low++;                } else if (arr[low] > midValue) {                    //如果低指针的值大于中间值,则覆盖高指针停留时的数据,并向左移动高指针。切换为高指针移动                    arr[high] = arr[low];                    high--;                    flag = true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//当两个指针的位置相同时,则找到了中间值的位置,并退出循环            if (low == high) {                arr[low] = midValue;                break;            }        }        //然后出现有,中间值左边的小于中间值。右边的大于中间值。        //然后在对左右两边的列表在进行快速排序        quickSort(arr, start, low -1);        quickSort(arr, low + 1, end);    }

排序过程

6,5,3,2,4,1,7,9,8

1,5,3,2,4,6,7,9,8
1,5,3,2,4,6,7,9,8
1,4,3,2,5,6,7,9,8
1,2,3,4,5,6,7,9,8
1,2,3,4,5,6,7,9,8
1,2,3,4,5,6,7,8,9

归并排序

  • 将列表按照对等的方式进行拆分
  • 拆分小最小快的时候,在将最小块按照原来的拆分,进行合并
  • 合并的时候,通过左右两块的左边开始比较大小。小的数据放入新的块中
  • 说明:简单一点就是先对半拆成最小单位,然后将两半数据合并成一个有序的列表。

代码实现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       int arr[] = {7, 5, 3, 2, 4, 1,6};        //归并排序        int start = 0;        int end = arr.length - 1;        mergeSort(arr, start, end);    }  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Sort(int[] arr, int start, int end) {        //判断拆分的不为最小单位        if (end - start > 0) {            //再一次拆分,知道拆成一个一个的数据            mergeSort(arr, start, (start + end) / 2);            mergeSort(arr, (start + end) / 2 + 1, end);            //记录开始/结束位置            int left = start;            int right = (start + end) / 2 + 1;            //记录每个小单位的排序结果            int index = 0;            int[] result = new int[end - start + 1];            //如果查分后的两块数据,都还存在            while (left <= (start + end) / 2 && right <= end) {                //比较两块数据的大小,然后赋值,并且移动下标                if (arr[left] <= arr[right]) {                    result[index] = arr[left];                    left++;                } else {                    result[index] = arr[right];                    right++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    //移动单位记录的下标                index++;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//当某一块数据不存在了时            while (left <= (start + end) / 2 || right <= end) {                //直接赋值到记录下标                if (left <= (start + end) / 2) {                    result[index] = arr[left];                    left++;                } else {                    result[index] = arr[right];                    right++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    index++;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//最后将新的数据赋值给原来的列表,并且是对应分块后的下标。            for (int i = start; i <= end; i++) {                arr[i] = result[i - start];            }        }    }

排序过程

5,7,3,2,4,1,65,7,2,3,4,1,62,3,5,7,4,1,62,3,5,7,1,4,62,3,5,7,1,4,61,2,3,4,5,6,7

各种算法的实现方式,肯定有很多种,主要是理解算法的思想,面试或者具体要用的时候再复习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hvuj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MySQL8修改密码报错ERROR 1819 (HY000): Your password does not satisfy the current policy requirements
查看>>
MySQL8修改密码的方法
查看>>
Mysql8在Centos上安装后忘记root密码如何重新设置
查看>>
Mysql8在Windows上离线安装时忘记root密码
查看>>
MySQL8找不到my.ini配置文件以及报sql_mode=only_full_group_by解决方案
查看>>
mysql8的安装与卸载
查看>>
MySQL8,体验不一样的安装方式!
查看>>
MySQL: Host '127.0.0.1' is not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is MySQL server
查看>>
Mysql: 对换(替换)两条记录的同一个字段值
查看>>
mysql:Can‘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‘/var/run/mysqld/mysqld.sock‘解决方法
查看>>
MYSQL:基础——3N范式的表结构设计
查看>>
MYSQL:基础——触发器
查看>>
Mysql:连接报错“closing inbound before receiving peer‘s close_notify”
查看>>
mysqlbinlog报错unknown variable ‘default-character-set=utf8mb4‘
查看>>
mysqldump 参数--lock-tables浅析
查看>>
mysqldump 导出中文乱码
查看>>
mysqldump 导出数据库中每张表的前n条
查看>>
mysqldump: Got error: 1044: Access denied for user ‘xx’@’xx’ to database ‘xx’ when using LOCK TABLES
查看>>
Mysqldump参数大全(参数来源于mysql5.5.19源码)
查看>>
mysqldump备份时忽略某些表
查看>>